武夷山的饒氏歷史人文記憶
福建省武夷山風景如畫,秀美的山水景色吸引著四方游客,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成為無數人心中的圣地。
近日,我有幸在這片“碧水丹山”中度過了5天的休閑時光,近距離感受朱子文化的博大精深、親身竹筏漂流九曲溪仙境、賞“印象大紅袍”山水劇,品“牛肉”(牛欄山)“馬肉”(馬頭巖)正巖茶、觀漢代閩越王城遺址,深入體驗了武夷山的獨特魅力,同時與武夷山饒氏進行相聚交流;5月23日下午,還專程前往閩北蘇區首府洋莊大安進行考察走訪,對武夷山饒氏一些歷史人文有了更深的認識。
武夷山饒氏分布
武夷山很早就有饒氏活動,如史載南宋隱士饒翁。但據目前調查掌握資料,清朝乾隆后期,江西某地饒氏遷入武夷鎮赤石村,以賣火炮、中草藥為生,為較早遷入的一支;另一支遷興田鎮澄前村,后遷澄滸村、雙西、仙店等地。其余大都系1949年解放前后期間由江西臨川、上饒、黎川、撫州、東鄉以及本省延平、浦城、建甌、邵武、順昌等地多期次分批遷入,分散居住。
截止2016年6月30日,武夷山饒氏戶籍人口為509人。
九曲溪四曲饒虎臣題刻
武夷山景區摩崖石刻眾多,目前知其中也有二塊饒氏題刻。
其一為九曲溪四曲溪南大藏峰下鐫有饒虎臣題刻,西北向,幅面140×600厘米,每字30×25厘米,距水面高度300厘米。題刻全文為:“寶祐二年間六月廿三日,宛陵饒虎臣歸自閩漕,攜家來游。是日也,溪風吹雨,山云漏晴,朝往暮回,總有奇趣。從予者豫章虞希伯,廣信鄭會,建安蔡公亮、李演,道士江沖一、僧至惠子缽自淮右沿檄采侍。”
饒虎臣,字宗召,安徽省寧國縣沙埠饒家店人,生于南宋紹熙元年(1192年),南宋嘉定七年(1214年)進士,官至樞密院參知政事。南宋淳祐十年(1250年)調任閩建寧府。偕游者蔡公亮是大儒蔡元定的曾孫,道士江沖一為時任著名詩人。
南宋寶祐二年(1254年)六月,閩大水,傷人甚多。閩漕饒虎臣發楮五十萬、米五千石以賑濟。此題刻為紀事題刻,記載了儒釋道三者偕游武夷山的景象。
九曲溪竹筏漂流
九典溪四曲右岸(南側)
饒虎臣紀事題刻
四曲溪南大藏峰(上方有崖棺)
其二為饒氏鄉紳題刻,鐫于在武夷山大紅袍景區章堂澗丹霞嶂半崖巖洞(東起第二洞)內巖壁上,東北向,幅面35×100厘米,每字25×25厘米,距地面高度75厘米。題刻全文為:“饒爵房”三字,題刻時間不詳,為當地饒氏鄉紳房名題刻,是歷史上武夷山饒氏活動的珍貴見證。
武夷山三位饒氏烈士
洋莊鄉大安村地處武夷山北部閩贛交界分水關南麓,四周地勢險要,距市區約22公里,是福建省著名的革命老區基點村,被譽為閩北蘇區“紅色首府”。
5月13日下午,我在饒培生陪同下,專程前來考察走訪。在陳列館里,我閱覽黃道、黃立貴、陳昭禮、徐履峻、陳耿、潘超人等烈士的英勇事跡,他們年紀很輕就為革命事業獻出了生命,實在令人敬佩。
在展館中,我還見掛有饒守坤中將的相片。他是1934年入閩北的,歷任閩北獨立師2團團長、閩東北軍分區司令等,1938年1月北上抗日離開閩北。
武夷山早年鬧革命饒氏還有數人。江西弋陽人饒功美1930年10月曾擔任過中共崇安行動委員會書記。武夷山市委黨史研究室著《永遠的豐碑-武夷山革命英烈》一書載有3位饒氏烈士:
“饒貴仔(1911-1933)(注:家族名為饒資仔),崇安縣興田鄉雙西村人。1931年入伍,中共黨員,曾任中共祟安縣大安(五區)區委書記,1933年病故。1957年被追認為烈士。
饒立仔(1899-1929),崇安縣興田鄉城村村人。1928年入伍,曾任崇安民眾會會員,1929年在興田被敵殺害。
饒尾菇(1912-1933),崇安縣武夷鄉赤石村人。1933年入伍,曾任紅七軍團五十八團班長,同年在崇安五夫作戰時犧牲。”
大安村紅軍雕像
閩北蘇區首府陳列館
陳列館中掛的饒守坤相片
興田澄前饒氏中秋之夜燒寶塔
在興田鎮澄前村饒家,流傳著一個古老而獨特的傳統習俗。
據說以前澄前村曾飽受火災之苦,百姓生活在恐懼與不安之中。聽聞有風水大師言,村南的高山上藏有火魔,唯有在村中建造一座拱門,上書“雄鎮南天”,并每年中秋之夜燒寶塔,方能鎮住火魔,保佑村莊平安。
每當中秋節來臨,澄前村的孩子們便會自發地組成若干小組,開始忙碌起來。他們將廢棄的磚頭、瓦片和木頭在村旁的河灘上堆筑成寶塔。這些寶塔結構精巧,呈空心錐形,底部直徑約一至兩米,越往上越小,磚塊之間留有適當的空隙,以便于空氣流通和火焰燃燒。頂部恰好能擱置一片瓦片,仿佛塔頂之珠。
寶塔壘好后,通常會舉行一場簡短的祭拜儀式,祈求月亮保佑家人平安。隨后,由村中德高望重的一位長者親自點燃寶塔,孩子們則負責燒火。他們會在村子四周“偷”來柴火,添加到寶塔中,使火焰更加旺盛。當瓦片被燒得通紅時,孩子們會潑上煤油、柴油或白酒,使火焰更加高亢,氣勢更加磅礴。
燒寶塔的過程中,村民們大都會圍在一旁觀看,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。他們相信,火焰越高,氣勢越大,越能鎮住火魔,村莊就會更加平安。
燒過的磚瓦被認為具辟邪作用。村民們會將這些磚瓦搬回家中,用于蓋豬欄等,他們相信可保佑家畜健康,避免瘟疫的侵襲。
如今,中秋之夜燒寶塔已成為當地饒氏家族慶祝中秋節的獨特方式,也屬于武夷山寶貴的傳統民俗文化。
澄前中秋節搭建的寶塔(饒小林提供)
澄前中秋之夜燒寶塔情景(饒小林提供)
“拔霞供”與饒翁傳說
“撥霞供”是崇安(武夷山)傳統名菜,即“兔肉涮鍋”。 這道菜歷史深遠,可追溯到南宋理宗淳佑年間(1241-1252年),是當地一道富有歷史和文化底蘊的美食。
據民間傳說,武夷山隱士饒翁在某日曾用涮兔肉的方式款待友人林龍落(即泉州人林洪)。這一美食形式在當時士大夫階層中頗受歡迎,因為宋代士大夫崇尚野味,食野兔之風尤盛。
多年后,林龍落在另一人家再次品嘗到這道美食。他注意到在熱湯中反復撥動的兔肉片色澤宛如云霞,因此他將這道佳肴命名為“撥霞供”,并還為此賦詩一首:“浪涌晴江雪,風翻晚照霞;醉憶山中味,渾忘是貴家。” 此菜自此始在民間傳開。
武夷山“撥霞供”主要食材為去骨凈野兔肉,調料豐富多樣(包括精鹽、韭菜花、芥菜花、蒜苗花、蔥花、韭菜頭、香菜、榨菜、蝦油、蝦醬、芝麻油、辣椒油、芝麻醬、腐乳汁、醋、老酒等),選料講究、刀工精細,質軟滑嫩,口感鮮美,深受中外游客的喜愛。
發表評論
評論加載中..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