閩西籍著名專家簡介:饒長溶
饒長溶,字永如,筆名丁水華,編審、研究員。1930年出生,福建長汀人。1946年省立長汀中學初中畢業,1949年長汀師范畢業,1950年任教于長汀南區小學。1952年考入開封河南大學,1953年轉學于廣州華南師范學院中文系,1956年本科畢業,分配于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工作。1965年調保定河北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,1972年在保定河北大學中文系任教。1977年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,曾任《中國語文》雜志社副主編。兼任北京市語言學會理事、北京客家海外聯誼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、客家方言研究中心首任主任。
20世紀80年代以來,積極支持、參與漢語析句方法的討論和沙龍式語法學術討論會,參加籌辦一些學術研究活動。1991年春與羅美珍牽頭編寫《閩西客家方言研究》。當年秋與李逢蕊、羅美珍等組織舉辦福建龍巖第一屆客家方言學術研討會,并編輯出版專輯。1993年秋與羅美珍發起組織編寫《客家話通用詞典》。1997年8月與田小琳、劉月華、于根元、吳為章等共同發起舉辦密云語法聯誼座談會。
饒長溶
饒長溶先生在語言學領域里,著重漢語語法研究,漢語方言特別是客家方言、客家文化的調查研究,以及詞語訓釋、客家話詞典的編篡工作。撰寫《主謂句主語前的成分》、《動賓組合帶賓語》、《福建長汀客家方言的連讀變調》、《長汀方言動詞的體貌》、《客家精神說略》等論文四十余篇,出版了《“把”字句、“被”字句》、《實用語法修辭》(合著)、《漢語層次分析錄》以及《客家話通用詞典》(主編之一)等著作,領銜或參與編輯出版《語法研究和探索》(一)至(七)論文集、《漢語析句方法討論集》、《語文評改500例》、《漢語方言動詞體貌論文集》等書籍。榮獲國務院頒發的“做出突出貢獻”證書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。
饒長溶先生的語言研究成果收入中國語言學會編寫《中國現代語言學家傳略》第三卷(河北教育出版社)。
(據《龍巖學院學報》2012年第4期)
發表評論
評論加載中..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