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南昆明饒氏短暫走訪印象
應福州大學紫金礦業學院饒峰教授之邀,6月17日晚我倆一起飛抵昆明。次日上午赴云天化下屬一礦山企業考察尾礦庫及填埋場情況,下午與公司座談反饋交流,饒峰因有急事當晚先飛返榕。從正處高溫的榕城來到春城,給我感覺天氣真是太涼快了!這也是我首次踏上彩云之南的土地,因此,特多留一天走訪昆明饒氏,現將短暫走訪印象上傳分享。
19日上午9時,饒忠奇攜妻及小兒子開車來到我入住酒店,然后,我們走訪了位于翠湖邊上的云南陸軍講武堂歷史博物館。
云南陸軍講武堂
講武堂門口的步兵操表演
云南陸軍講武堂是中國近代史上產生重要影響的早期著名軍事院校。自1909年建成開學至1935年停辦,26年間共培養學員近萬名。從這里先后走出了我國開國元勛朱德、葉劍英以及朝鮮崔庸健委員長、韓國總理李范爽、越南總司令武元甲等一大批杰出的軍事將領。我們饒氏也有一些講武堂畢業生,據目前所知:饒祖鑫(1889-?),別號鶴廷,云南臨安寧州人,1909年10月考入講武堂丙班(第三期)步兵科學習,1910年10月畢業,與朱德是同屆同學,后投效滇軍,1916年曾任兩廣都司令部少校副官,目前所知他是講武堂饒氏畢業生中官階最高。此外還有饒振威(貴州普安縣人)、饒鵬翔(云南新平縣人)、饒振鑫(云南臨安府寧州人)以及饒德光(云南羅次縣、即今祿豐縣人),均為下級軍官。此外還有19期畢業生饒杰(蒙化,今巍山人)。
講武堂參觀結束后,我們一行來到西山區大商匯饒立旺開的益康隆茶行喝茶,這一帶是普洱茶專業批發市場,滿目茶店比比皆是。立旺宗親來自浙江泰順,聰明能干,年輕時來到云南打工,愛上了昆明姑娘及普洱茶,走遍云南山山水水,20多年來經營高海拔精品古樹及大樹普洱茶,野生古樹茶等,在全國饒氏圈及浙江老鄉圈中小有名氣。他常走訪云南各地州縣饒氏,為當地饒氏公益出力,F他的2位弟弟也來到云南一起打拼,近年來已擁有了屬于自已的店面,老茶存貨充足,發展前景不錯。
益康隆茶行外景
老茶存貨充足
臨近中午時分,熱情的立旺宗親請我們到附近學成飯店(官南大道店)一起用餐,此連鎖店以主打云南烤鴨聞名,味道確實不錯。餐后我們回到茶行,云南饒氏商會及宗親會饒曙光秘書長依約開車前來與我們匯合。
此后,我們一起前往官渡區眾天工程機械市場G幢26號饒忠奇宗親的斯拓工礦設備有限公司參觀。
斯拓工礦設備有限公司經營部
工礦設備倉庫
忠奇是福建武平我同村的兄弟,2001年從廈門來到昆明打拼,2003年注冊昆明市拓巖挖機配件經營部,憑著客家人勤勞與執著,慢慢打開了當地挖機配件市場,在昆明站穩了腳跟,也愛上了四季如春的春城。如今,他事業越做越大,2017年注冊成立云南斯拓工礦設備有限公司,業務全面擴展至云南各地。2021年注冊成立龍昶(云南)商貿有限公司任執行董事兼總經理,他的能力得到昆明同行許多人的認可,今年被推選為昆明市工程機械行業協會首任會長。我問為何這么拼命努力?他說逆水行舟,不與時俱進發展,就會被社會淘汰,有機會一定要積極去嘗試,此外,也想為小兒子做個榜樣吧。
稍后,曙光秘書長帶著我一起來到經開區國際銀座CS4幢云南饒氏福升號茶業有限公司參觀。這是由饒福升夫婦開辦企業,主要生產銷售“梓慶祥”云南滇紅茶和普洱古樹茶。福升兄弟熱情純樸,他老家位于臨滄市鳳慶縣勐佑鎮,此處是著名滇紅茶發源地,他們家具有自己茶園及加工廠,茶葉專業度高,品質有保證,沒有中間商,價格也較實惠。在店中品嘗“饒氏云紅/中國紅”和“饒氏云紅/經典58”茶,那種茶香味,確實給我不一樣的感覺。福升說公司所有茶葉品種可接受個人與公司定制,我想喜喝下午茶的宗親也許喝了就會喜歡的。
饒氏福升號茶業公司
饒氏云紅經典58
傍晚時分,饒大順會長從曲靖回到昆明。我們匯集在官渡區星耀路滇池星晨小區,參觀了云南饒氏宗親會及云南堯饒商貿有限公司辦公室,并觀摩了云南饒氏宗親的部分產品,如:云南紅茶、普洱茶等、還有饒建貴的昆明宇秋花卉有限公司香包、香囊等花卉產品,我與大順、建貴、福升、曙光、維榮、忠奇、立旺等多位宗親喝茶聊天,相互交流二地饒事開展情況。云南饒氏宗親組織成立于2014年11月8日,同年也成立有“云南堯饒商貿有限公司”,擁有辦公地點及公司網站,每年均舉行一次以上聯誼活動。多年來,積極開展聯絡服務宗親工作,特別在饒氏商會方面積極嘗試。在商會辦公室擺放饒氏宗親公司展品,這種做法,在全國各省饒氏中獨一無二,值得借鑒與學習。
饒氏公司展品(一)
饒氏公司展品(二)
饒氏展品(三)
部分宗親合影留念
談及大順會長對于云南饒事工作所起的作用,所有宗親均對我伸出“大姆指”。不論是無私獻出房產作為饒氏商會公司辦公場所,還是每年省內外迎來送往及走訪各地花費,大順宗親均默默地承擔這一切,他的無私及胸懷,真讓人從心底敬佩。我們很高興一起合影留念。
曙光秘書長親自陪我走訪一下午,我們相互交流從事饒事工作的各種樂趣與辛酸苦辣,我感覺他是一位投身饒事,非常熱心及關心宗親的人,他的不易及堅持,我感同身受。說易行難,大環境之下,在商言商,饒氏商會要取得很大進展確有難處,但貴在堅持,貴在勇敢嘗試,讓我們大家一起努力吧,相信總有成功的一天。
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,明朝平定云南之后,朱元璋在云南實行“寓兵于農,屯民實邊”政策,即在云南實行“軍屯”、“民屯”和“商屯”,史稱“移民實滇”,徹底改變了云南明朝以前以少數民族人口為主、漢族人口為輔的狀況,存在多期次反復遷移的過程。云南各地饒氏宗親,不論是漢族,還是回族及景頗族等,均存在融合演化的過程,各地饒氏源流大都與故地有關。我非常期待以后有機會時能夠走訪云南各地州縣饒氏村居,分享各地非常精彩的饒家文化傳承故事。
發表評論
評論加載中...
|